培養基名稱: | 黃曲霉/寄生曲霉培養基,曲霉素瓊脂基礎,AFPA培養基 |
---|---|
英文名稱: |
AFPA base |
培養基類型: | 選擇性培養基,鑒別培養基 |
產品目錄號: | M218-01 |
產品規格: |
500g 請聯系我們 |
保存條件: | 避光,密封,陰涼干燥處保存。 |
產品性狀: |
麥秸色粉末。 凝膠呈麥秸色,略半透明。 |
注意事項: | 避免攝入、呼入、皮膚接觸。配制時在 通風櫥中進行,戴口罩、手套、護目鏡。 |
相關產品: |
改良沙氏肉湯 AFPA培養基 改良察氏肉湯 沙氏瓊脂(SDA培養基) |
產品描述:
黃曲霉/寄生曲霉培養基(AFPA Base)簡稱AFPA基礎是一種檢測和鑒別黃曲霉與寄生曲霉的選擇性培養基。
用于從食品中分離和增菌酵母和霉菌的理想的培養基應該具備以下條件:能夠回收所有有活性的繁殖體;限制霉菌的擴張;阻遏細菌的生長;輔助對真菌的鑒別。AFPA基礎幾乎完全滿足以上條件。
黃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是潛在的產黃曲霉毒素的真菌。黃曲霉和寄生曲霉尤其容易在油料作物的種子、可食用的堅果和麥片中存在。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極大。黃曲霉毒素對人體是有致癌性的,吃了含黃曲霉毒素的食品會導致肝癌和免疫力下降而感染其它疾病。禽類對黃曲霉素尤其敏感,在1994年,印度有超過20萬只雞死于黃曲霉毒素污染的種子。牛雖然對黃曲霉毒素不敏感,但吃了污染的飼料后,毒素可能會轉移到牛奶中。美國食品藥品委員會(FDA)已經對食品和飼料中容許的黃曲霉毒素水平設立了明確的規定:食品和飼料中黃曲霉毒素容許水平是20ppb,而牛奶是0.5ppb(黃曲霉毒素M1)。
AFPA培養基是由Pitt、Hocking 和Glenn的配方而來的,是對曲霉鑒別培養基的改良。被推薦用于快速檢測和增菌這兩種能夠產黃曲霉毒素的真菌。AFPA培養基相對于其他真菌培養基有以下優勢:
1. 可溶性鐵鹽和酵母提取物的添加改善了色素生成水平,黃曲霉和寄生曲霉菌落的反面呈現很濃的黃色/橙色,而這正是這兩種菌的鑒別性特征。
2. 蛋白胨與酵母提取物的合理配比,改善了黃曲霉的生長速度。
3. 氯硝胺和氯霉素的存在加強了對細菌和快速生長的真菌的抑制性。
黃曲霉/寄生曲霉培養基的用途
黃曲霉/寄生曲霉培養基AFPA是理想的黃曲霉和寄生曲霉檢測培養基,用于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計數和鑒定。
AFPA培養基的配方與配制方法

配制方法:
1. 稱取45.5g培養基粉末,加1000ml去離子水,邊加熱邊攪動至完全溶解。
2. 121°C高溫蒸汽滅菌15min。
3. 待冷卻至55°C左右時倒平板。
氯霉素較穩定,可滅菌。
AFPA培養基的使用方法
食品中黃曲霉與寄生曲霉的檢測方法1. 樣品處理:取40g食品樣品和200ml 0.1%蛋白胨水,用勻漿器分散。或者將樣品加到蛋白胨水中,每隔一段時間震蕩幾下,持續30分鐘。
2. 樣品稀釋:用0.1%蛋白胨水將處理過的樣品分別稀釋10倍、20倍和40倍。
3. 接種:分別吸取0.1ml稀釋后的樣品,用涂布棒涂布在瓊脂平板表面。
4. 培養:30°C下,培養42-43小時后觀察菌落形態。
5. 計數符合特征的菌落。該數據作為每克食品中黃曲霉和寄生性曲霉的菌落數。
結果分析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菌落也具有以上特征。米曲霉在亞洲發酵食品尤其是黃豆醬的制作工藝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它食品中很少能夠分離到。
30°C條件下培養時,黑曲霉菌落的大小和質地都與黃曲霉接近,但是反面顏色是黃白色的,43小時以后開始由黑色分生孢子出現,很容易與黃曲霉區分開來。
注意事項
在AFPA培養基上生長的霉菌和真菌可能會產生毒枝菌素,因此除了要避免傳播污染外,培養基平板應該小心處理后丟棄。
標準菌株在黃曲霉/寄生曲霉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