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名稱 | 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CIN瓊脂;頭孢磺啶三氯生新生霉素瓊脂 |
---|---|
英文名稱: | Yersinia Selective Agar;CIN Agar;Cefsulodin Irgasan Novobiocin Agar |
培養基類型: | 選擇性培養基,鑒定培養基 |
產品目錄號: | M106-01 |
產品規格: | 250g、500g 選擇性補充劑需另購 |
保存條件: | 密封,陰涼干燥處保存。制備好的培養基2-8°C避光保存。 |
產品性狀: |
淺黃色粉末。 淡橘紅色至淡紅色,透明至微不透明凝膠。 |
注意事項: | 避免攝入、呼入、皮膚接觸。配制時在通風櫥中進行,戴口罩、手套、護目 鏡。 |
相關產品: | -- |
產品描述:
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Yersinia Selective Agar)也稱頭孢磺啶三氯生新生霉素瓊脂(Cefsulodin Irgasan Novobiocin Agar),簡稱CIN瓊脂,是一種選擇性固體培養基。CIN瓊脂用于培養臨床樣品、食品和水中的耶爾森氏菌,尤其是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Y. enterocolitica)和假結核耶爾森氏菌(Y. pseudotuberculosis)。
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工作原理
當前,多數由耶爾森氏菌引發的人類疾病,主要來自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是耶爾森氏鼠疫桿菌腸道病的致病原。其它具有臨床重要性的耶爾森氏菌是假結核耶爾森氏菌和鼠疫耶爾森氏菌,后者是黑死病的罪魁禍首。大多數傳染病例是通過污染的食物如生豬肉、海產品、蔬菜、非巴氏滅菌奶、未處理的水傳播的。然而,傳染也可能通過與染病動物或糞便接觸,或者通過跳蚤轉播。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用于從臨床及非臨床樣品中分離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和假結核耶爾森氏菌。本配方基于Schiemann的CIN瓊脂培養基,被ISO委員會推薦使用。最初的CIN瓊脂配方中的膽鹽由脫氧膽酸鹽替代,丙酸鈉和鎂鹽有助于提高該微生物的回收效率。
混合蛋白胨提供碳、氮、維生素和其它必需的營養成分。甘露醇發酵菌株,如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和假結核耶爾森氏菌,形成帶有暗粉色中心的菌落。中性紅是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pH 6.8(紅)~8.0(黃)。甘露醇發酵產酸,使培養基pH降低至6.8以下,使得中性紅顏色由淡橘紅色轉變為紅色。膽酸鹽的耶爾森氏菌菌落周圍形成不透明的膽酸鹽沉降帶。甘露醇陰性微生物形成無色菌落和透明菌落。脫氧膽酸鹽和結晶紫是革蘭氏陽性菌和大多數革蘭氏陰性菌抑制劑。氯化鈉維持滲透壓。抑制劑頭孢磺啶、三氯生、新生霉素的添加使得培養基具有高度選擇性。
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的用途:
CIN瓊脂用于選擇性分離臨床樣品、食品和水中的耶爾森氏菌,尤其是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和假結核耶爾森氏菌。
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配方與配制方法
成分 | G/L |
混合蛋白胨 | 20.0 |
酵母提取物 | 2.0 |
D-甘露醇 | 20.0 |
丙酸鈉 | 2.0 |
氯化鈉 | 1.0 |
六水合硫酸鎂 | 0.01 |
脫氧膽酸鹽 | 0.5 |
中性紅 | 0.03 |
結晶紫 | 0.001 |
瓊脂 | 12.5 |
pH 7.4 ± 0.2 |
配制方法:
1. 稱取58g本產品,用1000ml去離子水重懸。
2. 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
3. 121°C 滅菌15min。
4. 冷卻至50°C 左右時,加入選擇性補充劑,混勻后倒平板。
實驗方法
分離耶爾森氏菌可以采用直接板法或倒平板法。22-32°C培養24-48h。或者用無菌磷酸鹽緩沖鹽水重懸待測樣本,4°C培養21天。在此期間,定期接種到耶爾森氏菌瓊脂平板上。22-32°C培養24-48h。在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生長的干擾菌有氣單孢菌、液化沙雷菌、弗氏檸檬酸菌、聚團腸桿菌,需要進一步驗證。
結果與分析
22-32°C培養24-48h后,觀察培養物特征。ATCC標準菌株在耶爾森氏菌選擇瓊脂中生長情況如下:
標準菌株(ATCC) 生長情況 回收率[%] 菌落特征 Escherichia coli ATCC25922 + 0 - Enterococcus faecalis ATCC29212 + 0 - Proteus mirabilis ATCC25933 + 0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27853 + 0 - Yersina enterocolitica ATCC27729 +++ ≥50 透明有深粉色中心 帶有膽鹽沉降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