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gler鐵瓊脂;Kligler瓊脂 |
Kligler Iron Agar;Kligler Agar |
鑒別培養基 |
M176-01 |
250g、500g |
密封,陰涼干燥處保存。制備好的培養基2-8°C避光保存。 |
淺棕色粉末。
紅色微不透明凝膠。 |
避免攝入、呼入、皮膚接觸。
配制時在通風櫥中進行,戴口罩、手套、護目鏡。 |
-- |
產品描述:
Kligler瓊脂(Kligler Agar)或Kligler鐵瓊脂(Kligler Iron Agar),是有用的鑒別培養基,被Kligler推薦用于鑒別革蘭氏陰性腸道微生物(腸桿菌)。可向該培養基中添加0.2%尿素,制備鐵尿素瓊脂。
Kligler鐵瓊脂工作原理
該培養基中的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作為碳源、氮源和必需的生長營養。葡萄糖和乳糖是可發酵碳水化合物。酚紅是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為pH 6.8(紅)~8.0(黃)。糖類發酵產酸,使培養基變黃色。非乳糖發酵菌如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開始時產生黃色斜面是由于發酵其中少量的葡萄糖產酸形成的。當葡萄糖耗盡后,培養基的斜面轉變回紅色,這是由于在有氧條件下酸被氧化。在厭氧環境中,即培養基底部,酸不能被氧化,培養基保持黃色。乳糖發酵菌產生黃色斜面和管底,這是因為乳糖含量高,產生大量的酸,即使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仍然保持酸性條件。兩種糖都不能發酵的微生物產生紅色斜面和管底。還原硫代硫酸鈉生成的硫化氫可以用硫酸亞鐵檢測,表現為培養基變黑(FeS生成)。氯化鈉維持滲透壓平衡。
Kligler鐵瓊脂培養基配方與配制方法
組分 |
g/L |
牛肉浸粉 |
3.0 |
酵母提取物 |
3.0 |
蛋白胨 |
10.0 |
酪蛋白胨 |
10.0 |
乳糖 |
10.0 |
葡萄糖 |
1.0 |
氯化鈉 |
5.0 |
硫酸亞鐵 |
0.2 |
硫代硫酸鈉 |
0.5 |
酚紅 |
0.025 |
瓊脂 |
12.0 |
Final pH |
7.4 +/- 0.2 |
配制方法:
1. 稱取54.7 g本產品,用1000ml去離子水重懸。
2. 不斷攪拌,加熱使培養基完全溶。
3. 分裝到試管中。
4. 121°C高溫蒸汽滅菌15min。
5. 制備瓊脂斜面。
實驗方法:
從腸道菌平板如亞硫酸鉍瓊脂、DCA、麥康凱瓊脂上挑取菌落。然后穿刺接種到試管底部,再在斜面上劃線接種。
結果與分析
35°C培養18-24h,ATCC標準菌株在Kligler鐵瓊脂上的生長情況如下:
菌株(ATCC) |
生長情況 |
管底 |
斜面 |
產氣 |
H2S |
大腸桿菌 ATCC25922 |
+++ |
黃 |
黃 |
+ |
- |
弗羅德檸檬酸菌 ATCC8090 |
+++ |
黃、黑 |
黃 |
+ |
+ |
陰溝腸桿菌 ATCC13047 |
+++ |
黃 |
黃 |
+ |
- |
福氏志賀氏菌 ATCC12022 |
+++ |
黃 |
紅 |
- |
- |
鼠傷寒沙門氏菌 ATCC14028 |
+++ |
黃、黑 |
紅 |
+ |
+ |
傷寒沙門氏菌 ATCC13076 |
+++ |
黃、黑 |
紅 |
+ |
+ |
奇異變形桿菌 ATCC14153 |
+++ |
黃 |
紅 |
- |
- |
普通變形桿菌 ATCC13315 |
+++ |
黃、黑 |
紅 |
- |
+ |
結腸炎耶爾森桿菌 ATCC9610 |
+++ |
黃 |
紅 |
多變 |
- |
M摩根菌 ATCC23585 |
+++ |
黃 |
紅 |
多變 |
- |